十仲春,己巳,赦天下,改元“中平”。

两边辩手,引经据典,振聋发聩。再合国政,旁听学子们,纷繁觉悟。

以煮盐为生者,称“盐户”。亦是编户齐民。关于盐田的制作之法,战役常一样。蓟王手画图板,交由将作馆一众大匠师自行参悟。蓟王在板上留书:“盐田类水田。将海水引上滩涂,筑坝积存。日光曝晒,‘盐晶’自出。”

不出不测,“蓟盐”当紧随“蓟茶”、“蓟马”、“蓟书”、“蓟铁”等,成为丝路新名产。

海盐,最后制取,乃是“煎”、“煮”法,用盘为煎,用锅称煮。史称“煮海为盐”。《管子》载:“暮春之初,北海之民即煮海为盐”。《周礼》亦载:“幽其利鱼盐”。

关头是。撤除野生,晒盐几近没有本钱。

陈氏门中五子,皆入薮中为一县之长。掌治下各城督造。未退隐前,五人已为练习生,对政事非常熟络。加上又是崔寔、刘宠门内高徒。治政安民,亦故意得。

然百万亩盐田,盐户何来?

从制盐到售卖,后代述其有“四苦”:“晒淋之时,举家退场,刮泥汲海,流汗如雨。寒冬澈骨,亦必为之,此‘淋卤之苦’也。煎煮之时,炙烤薰蒸,蓬头垢面,不似人形。盛暑如汤,亦不敢离,此‘煎办之苦’也。寒暑阴晴,日有课程,前者未足,后者复来,此‘盐之苦’。客商参加,无盐抵价,百端逼辱,举家忧惶,此‘赔盐之苦’也。疾病死丧,尤不能堪。流亡则身口飘零,复业则家计荡尽,去往两难,安生无计……”

十一月末。大河、渤海,接踵冰封。然巨马水仍绿水长流,奔腾向东。

刘备也是一惊。只知后代长芦盐场,非常驰名。芦台场合产之盐,可谓海盐佳品。色白、粒大、质坚、味原,因此有“芦台玉砂”之称。

书报主公。刘备大喜。这便命上计署奔赴长芦、长汀二县,实地测量,预算。

夏公、苏伯,乃至馆中大匠师,皆喜上眉梢。蓟国先有水田,后有盐田。如何能不昌隆。

王上又不准举高谷价。天下缺粮,奇货可居。却仍作价三百蓟钱。铸币亦需质料。不管是东凌矿上铜锭熔炼开采,还是两汉旧币新铸,皆受时限。

命良匠取来海水,送入琉璃暖阁。分装入方格匣中,趁冬暖阳,连日曝晒。果见盐晶。

刘备终究明白,何谓“渔盐之利”。

都船与都水二署,调拨人手。错开供暖岑岭,适时开启阀门,注入热泉,为河道升温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