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毕,孙策改口,称恩师。

郑玄笑答:“孙破虏宗子也。”

我辈非蒙学孺子。且术业有专攻,用心向学,何必齐声。

“拜见国老。”孙策举止得体,并未失礼。

儒宗别馆,名:高成。乃蓟王,各取郑玄之字康成,并故里北海高密一字分解。

孙策感铭肺腑。

“多谢。”孙策亦暗松一口气。

多年前,郑玄曾携弟子,隐居北海,躬耕自养。后为蓟王所徵。门内十贤,皆退隐蓟国。此中不乏如门下主簿孙乾,二千石高官。门下数千弟子,皆为蓟吏。蓟王更将寸土寸金,楼桑大溪地美宅,群赐郑门弟子,令天下羡慕。

“请。”孙策亦举杯。

“请。”庞统亦不失礼。

不等登堂入室,便听丝竹之声。

见蓟王佩玉,保卫不敢怠慢。仓猝入园通禀。少顷,便有郑学门徒,出馆相迎。

待罢筵,已互称表字。

孙策答曰:“乃与兄同谋。”

弟子笑道:“何止本日。自庞德公远来,恩师‘三日一小宴,五日一大宴’。公子勿怪。”

“本来如此。”孙策举杯相邀:“请。”

各回客室安睡。

“公子留步。非门生,不成入内。”见一少年公子抵近,白毦卫美意提示。

“吴郡孙策。”少年公子答曰。

孙策得偿所愿,卸下心头千斤重担。临行前,阿母殷勤希冀。若不能如愿,如何交代。孙策清算表情,正襟端坐,不敢有失。

“阿父欲取荆州,效曹兖州行事。虽未如愿,然已无愧于心。”孙策笑容逼真:“又何足惜?”

“若非孙破虏重伤。荆州之主,已非刘景升。”庞同一声轻叹:“惜哉。”

太学,乃国之异景。高墙重阙,保卫森严。

见庞同一饮而尽。孙策亦满饮此杯。

圆楼五重,琉璃覆顶。日沐暖阳,夜浴繁星。如春四时,烂然朱墨。号称读书圣地,亦不为过。诸如前辽东豪商田韶,为子田骅求退学,不吝捐资百万。助学豪门弟子。时至本日,太学为河北四州官吏之所出。可想而知。

忽觉劈面末席,有人窥视。

高成馆,周遭风景如画。寄情于景,寄景于教。时有老友来往,满座高朋,更显儒宗名重。

二人你来我往。不觉饮罢三杯。

“非也。”庞统又答:“入太学,不入郑学。”

为何无琅琅书声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