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“事不辞难,罪不逃刑”,乃出《左传》。即:晋侯之弟扬干乱行于曲梁,魏绛戮其仆。晋侯怒,欲杀魏绛,羊舌对曰:“绛无贰志,事君不辟难,有罪不逃刑,其将来辞,何辱命焉?”

帝先问:为何徒敦煌而非比景。

内因有了,外力亦有了。只需顺水行走,再推波助澜,党锢终可解。

“非为民气。”刘备言道:“比景在南,敦煌处西。皆大汉边郡。独一分歧,此处可令浩繁能吏,再展所长。能有效武之地。”

曹节心领神会。此乃千载难逢之机也!

此,便是名流风骨,道义长存。

贾文和只一语:“若无人可用,朝廷重开党锢否?”

“朝廷本欲流徙比景。是孤让贾丞托请尚书令曹节,尽数徙来敦煌。”刘备笑道。

何如与幕府右丞贾文和一见,令曹节如醍醐灌顶,又好似扒开云雾见月明。

“朝廷欲流徙关东犯官、大族至敦煌。”李儒微微一笑:“汉人来也。”

“难。”盖勋点头:“先时关东大乱,卢车骑摆设重兵于虎牢。阻断西进之路。陛下又令大将军守洛阳八关,避祸公众遂折入蜀中,亦或北上蓟国。传闻乱入并州者,亦不在少数。终归是慌不择路,望风奔逃。”

二次党锢,海捕天下名流。“李郭同舟”之李膺,回绝村夫劝其流亡的建议:“事不辞难,罪不逃刑,臣之节也。”自诣诏狱,考死。巴肃自到县中投案,县令欲弃官与他一起逃脱,巴肃说:“为人臣者,有谋不敢隐,有罪不逃刑。既不隐其谋矣,又敢逃其刑乎?”遂被害。

“本来如此。”荀攸叹道:“听闻,曹节府前里道,车水马龙,数月不息。皆是关东官吏,高低驰驱,以求脱罪。而那些清平干吏,却因秋毫无犯,别无余财,未曾贿赂而被判罪。主公此举,当尽收全百姓气。”

沮授忽言道:“党锢可解也!”

既是蓟王开口,陛下自当应允。

先前还想动部下包涵。现在不但无情,还大肆连累。凡未登门送礼的关东官吏,尽皆流徙敦煌。政令一出,关东八州,一片哗然。

“都护府西官,比来多有进言。问主公,可否再采买域外仆从。”傅燮又道。

帝再问:官吏皆徒边,何人代替?

堂内世人亦起家相贺。

曹节谨慎对曰:若还不敷,或可从赋闲在家的名流当中,择优仕之。

再者说来。若将八州干吏,皆徒往比景。关东吏治,必将荡然无存。先前冀州六国主联名上表,恳请调配官吏。朝廷都捉襟见肘。今若将八州干吏皆徙边,何止无人可用。底子是鸡犬不留。

试想,李膺等天下名流,皆死于张让等人之手。党人若回朝,又岂能善罢甘休。“十常侍”权倾朝野,大将军何进,必行旧事:结好党人,共除内官。如此,曹节、程璜等人,自可夹缝求生也!

曹节对曰:适时各地刺史再举贤能,从未遭黄巾苛虐的升平五州,调循吏充之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