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太师所言极是。”杨彪如何能不知,放滥兵权之祸。

谓“防微杜渐”。天子被董重勾引。一时不察,无伤风雅。若一而再,再而三。屡禁不止。才是弥天大祸。

杨彪不疑有他。细观以后,神采凝重:“乃天子手书。”

杨彪乃天子之师。传道、授业、解惑,风雨无阻。董侯日有精进。太傅杨彪居功至伟。

群僚各自心安,这便纷繁散去。

群僚跟从。

“亡羊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
王太师正襟端坐,闭目养神。

贼臣当道,尚可除;亡国之臣,悔不及!

座下群僚,早已同仇敌忾,誓不罢休。

伏完口出诛心之言:“太师亦善连环。岂不看破?”

“敢不从命。”王允言外之深意,杨彪心领神会。

两党之争,断难苟全。不是你死,便是我亡。如何能掉以轻心。

《汉书·中山靖王胜传》亦有:“夫众煦漂山,聚蟁成雷,朋党执虎,十夫挠椎,是以文王拘于牖里,孔子厄于陈蔡。”

“乃出曹太保之意,董骠骑入宫说(shuì)天子为之。”王允言简意赅。

“天子幼年聪叡,有周成之质。”王允言道:“望太傅,循循善诱。博之以文,约之以礼,辅之以德,修成明主,复兴汉室。”

更有前汉刘向,在其著作《说苑·臣术》中,将“私门成党,以富其家”者,称为“贼臣”;将“朋党比周,以蔽明主”者,称为“亡国之臣”。

更有甚者,虑及曹氏父子(阉宦)出身。不其侯伏完等人,焉能不万分警戒。

“天子此诏,乃为刘表正名。本无不当。”王允言道:“然镇南将军位,自汉以来,却无此例。有镇南,必有四镇。今,天下三分,群雄盘据。妄自增封,广授兵权,恐至放滥之祸。”

送杨彪车驾出府。王太师遂言道:“四镇不成同授,骠骑不成称大。”

与伏完同车而返。观其忧色未消,桓典这便劝道:“曹氏所图,乃为引刘表为外援也。先前曹孟德上疏,言吕车骑并四国相之事。太师虽敕令警策,吕布亦闭门思过。然曹氏必难相安。今不吝结好董重,行弄臣之事。亦为自保也。”

“中堂,南北当中也。”中堂议事,居中慎重。

太傅亦是上公。居西席之首。与太师,并榻而坐。

“且入堂中一叙。”王允下阶相邀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