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帝悄悄点头。又问蓟王:该当如何。

正如李肃所言,兹事体大。行事不密,凡有外泄,必是夷三族之重罪。然若事成,则平步青云,他日执掌朝政,亦未可知也。一言蔽之,成王败寇。

“其中隐蔽,末将不知。后将军约府君并河内王府君,洛阳一聚。当见分晓。”李肃答曰。

少顷,袁绍这便暗下决计:“且答复后将军。绍,定践约而至。”

独一遗憾,印面太小。与少帝筹办启用的传国玉玺,高低立见。实在不婚配。所谓相形见绌。既是从兄弟之邦,断不成相差太大。徒惹人非议。

印戒,属于“印珠”。

《管子》曰:“以端方为方圜则成,以尺寸量是非则得。”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夫推历生律制器,规圆矩方,权重衡平,绳尺嘉量。”便是所谓“无端方不成周遭”。又谓:“天圆处所”。

趁平乐会盟,朝廷得空他顾。与董卓、王匡等,于洛阳密会。一来,问清来龙去脉。二来,密查真假。三来,待价而沽。打劫好处最大。

思前想后,并无不当。袁绍这便筹办上京事件。

少帝行会盟之礼,乃继位以来,甲等大事。故务求尽善尽美。

凡授印。便意味着,鲁琪拉的合法职位,得以在大汉,特别西域,完整彰显。授印,之于汉廷,乃亲信大事。凡番邦异国,必先得大汉任命,方能被丝路各国所承认。授印,便是获得大汉承认之标记。

阔别京畿,权力中间。袁绍又岂能甘心。且蓟王虽是至好老友,已有言在先,只辅满五载。待他离朝返国,少帝年幼,朝政必为何董二戚所夺。再无出头之日。

少帝问道:若被人诟病,大秦国玺乃是捏造,难道不美。

自入汉土,一起亲眼所见。凡官吏,必身配印绶。凡公文,必下签印。凡券书,必按指模。便是畅通东西南北,无往倒霉的蓟钞,膜下亦压有蓟王玺印。大汉既如此慎重。入乡顺俗的鲁琪拉,焉能不倍加慎重。

蓟王言:此事易耳。取与传国玉玺大小相若之昆冈美玉,请金市西域良工,为秦后雕镂国玺。

一问方知,西域珠宝匠,本是伊特拉斯堪人(Etruscans)。故里在罗马以北的意大利西北部。伊特拉斯堪人,是优良的工匠,善于各种金属工艺特别是珠宝制作。他们打造的珠饰和印珠等小饰品,工艺上乘,深受罗马人所喜。

又请罗马皇后,亲身设想印面。不久,一只头顶皇冠,伸展双翅,腹嵌一面鸾形盾牌,双足各抓长矛并羽箭的双头鹰素描。栩栩如生,呈送到蓟王劈面。

只待『秦后玺印』凿刻毕。便可登台会盟。

当然,是以罗马的工艺及审美而言。换做大汉,实不值一提。

会盟必拟盟书,昭告天下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