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来异国番邦,皆受金印。独大秦皇后,授予玉玺。从仪轨而言,大汉对大秦,亦非等闲视之。

陛下并二宫太皇车驾,列队堡瑶光殿前。静待大秦皇后车驾,自旅堡而来。相遇后,各自绕行,分二路下山。出东、西庙门。驶入平悲观。

不出一日,罗马珠宝匠便呈上定稿。

“先欲刻‘天圆玺印’,今又与传国玉玺比同。秦后争强好胜之风,断不生长。”另有人起家辩驳。

蓟王言道:“或刻‘六条约寿,日月同光’。”出自《屈原・九章》:“登昆仑兮食玉英,与六合兮同寿,与日月兮同光。”亦有鼎祚绵长之意。且点出大秦玉玺,乃昆冈美玉。与传国玉玺,出和氏璧分歧。

山中无老虎,猴子称大王。

少帝无法,又问计蓟王。

盟书曰:“汉与秦,共承天命,永为兄弟之邦。”

少帝自东,秦后自西,升坛会晤。“盟之为法,先凿地为方坎(坑),杀牲于坎上,割牲左耳,盛以珠盘,又取血,盛以玉敦(盛血器),用血为盟,书成,乃歃血而读书。”少帝年幼,蓟王代主行事,为“执盟主者”。

蓟王再呈报少帝。果又起非议。

十月十六,会盟之期。

百姓三呼万岁。

摆布中郎将,领帝国虎贲,车前开道。

旗号蔽日,鼓乐喧天。

白帝乃西方天帝。与极西之地的大秦,地缘上亦完整婚配。故由“君权天授”,推论出从兄弟之邦。

兄弟会盟,亦符合道理。无可厚非。

天光微亮,号角雄浑。

歃血盟誓:割盟主取血,歃血为盟。

“载在盟府,大师职之。”另有“大师”保藏盟书于“盟府”。疏曰:“以勋受封,必有盟要,其辞当藏於司盟之府也。”“太史乃藏之於盟府,觉得岁典。”今改成太史藏于灵台。

排定朝位:各国会盟使,在宫内依同姓异姓、爵位凹凸挨次,置国君之旗。

“既盟,则贰之。”一式二份,必留副本。

车驾入平悲观时,亦循此例。又在东门处,汇同西园上军校尉并车骑将军护送之太后车驾。数路人马,迤迤逦逦,共入平悲观。

论开辟精力,蓟王当仁不让,冠盖宇内。

劈面小台,也已改革成观礼台。上覆九重华盖,高九丈。宗亲诸刘、列侯封君、文武百官、番邦使节等,登台观礼。台下禁卫,列队划一。四周围满百姓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