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八十二章行气导引图[第1页/共2页]

“那便明日再去!”傅青主无法地坐了下来,“本日且先品酒。贫道也是有多日未曾痛饮过美酒了!”

屋里坐着朱衣道人,宗衡道人也来到了南京,这对于李元利来讲,是件大功德。

李元利听得更感惊奇,这两名道人都是全真教弟子这不希奇,但为何辈分却差了十七八辈,的确是有点不成思议。

宗衡老道一拱手道:“汉王和前辈既然有命,贫道岂有不从?”

李元利决订婚自去请这位宗衡道人过来,有傅青主在,那种坑蒙诱骗的江湖老道想必逃不过他的法眼。

“先去看看,如果不先看过,这酒也吃不香!”朱衣道人傅青主既爱茶更爱酒,但传闻那行气导引图竟然如此奥妙,就连喝酒也没了兴趣。

不一刻酒菜上齐,几人开端推杯换盏,宗衡道人年龄已高,浅尝即止,而傅青主倒是酒到杯干,与李元利你来我往,一边吃酒一边说话,宾主尽欢。

出乎料想的是,傅青主与宗衡道人竟然还是熟谙。更出乎料想的是,七八十岁的宗衡道人还要称呼刚满五十的傅青主为“前辈”。

宗衡道人捋着白须道:“按字辈来,如许才不会乱。”

古时候的僧道能够获得浅显百姓的崇拜也不是没有一点事理,最起码和尚和道人都是读书识字的,要不然也读不了佛经和道经。对于几近满是文盲的农夫来讲,光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们俯视。

“那就请宗衡道友说说?”

“却为何差了这很多?”

“说来也是贫道那劣徒有缘,此等道门真经,非得有大缘分才气得见不成!贫道当年第一次见这两篇经文之时,也是下了一番工夫来研习,却只能算是小有所得!”

这酒固然甘而酽,却极轻易醉人。李元利喝过两次,估计这酒的度数应当能有四十多度,对这个期间的人来讲,这就是非常烈性的酒,等闲人喝上一碗就要醉翻,但对于李元利来讲,却还嫌稍淡了些。

“傅先生,宗衡道长,你们这辈分是如何算的?”

但宗衡道人却笑道:“前辈莫急,这行气图确切奥妙,极易让人沉迷其间,贫道第一次进那密室之时,便在内里连续看了三日。前辈不如听汉王相劝,先吃饱喝足,明日沐浴焚香以后,再去参研那高人所留的导引图。”

傅青主这些年来倾尽产业用于反清复明,本身就没剩下多少家底,并且他替人看病之时,凡是家贫者不但不收诊金,反而要倒贴药钱,是以日子过得非常贫寒,一家人最穷之时乃至住在窖洞当中,那有多少钱来沽酒?

一间寺观再加上一名高龄的老衲人或者老道,只要不是碰到灾年,这间寺观必定就会香火畅旺。

“三元、金彪,去伙房催催!再去将那两坛秋露白拿来,本日我与傅先生和宗衡道长痛饮!”

“呵呵……这也没有甚么奇特的。百姓当中另有‘幺房出长辈’一说,更何况道门开枝散叶,弟子多不堪数,此中出几个幼年的长辈也是普通得很。”

傅青主想想还真是这个事理,修习道门功法之时,道人们常常要先用香汤沐浴,然后焚香埋头,典礼是一方面,另有一个最首要的启事,便是要让人平静身心,修炼之时才气更轻易贯穿此中奥妙。

这秋露白产自山东,用高粱酿制而成,色纯味洌,以清醇爽洌为上品,曾被前明嘉靖朝进士顾清评为“七大名酒之冠”。

“经文贫道已经看过,照经习练该当没有题目,却不知那行气导引图有何奥妙之处?”傅青主双眼发亮,站起家来急不成待地问道:“天气还早,不若我等先去看看那密室当中的经图?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