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氏道:“他住在宣明里,那边住的可不是平常人家,都是出入朝廷的官吏。”
徽妍终究被问到,有些嗫嚅,“也不算非常熟谙……只是畴前在宫学时见过,仿佛确是不凡。”
徽妍面红耳赤,急道,“他不可!”
徽妍与徐恩跟在前面,互换眼神,各是无法。
“没有了。”陈氏道,“小叔说,他在长安,对姑君与我等甚是牵挂,等得了更长的假便返来看望。”
徽妍心底打了个突,忙道,“我记得他当时是奉养的郎官。”
天子让步不得,亦不回绝,一边和颜悦色地与戚氏说着话,一道往门外走去。
此人说瞎话的本领真乃她此生所见之最强,明晓得他没有说实话,叫真起来倒是句句实话。
谁说他谦恭识礼……徽妍腹诽。
徽妍窘然。
徽妍有些惊奇。没想到天子会对司马家如许体味,也没想到他会帮着司马楷说话。
徽妍又闷闷咳了两声。
徽妍当作没听到,转开脸去。
“是了,二姊不是畴前就熟谙刘公子么?”王萦道,“二姊可知他出身?”
“她本日喝水总呛着,也不知为何。”戚氏道,却催促陈氏,“莫打岔,持续看。”
戚氏见到家人们抬着这很多简册,甚是惊奇,对天子道,“这么很多,公子如何看完?”
“为何他日?”戚氏不觉得然,“二位好不轻易登门一趟,老妇岂可怠慢。长安距此好几日路程,将来再聚也不知何时。本日须得听老妇的,用膳再走。”说罢,叮咛曹谦备宴。
戚氏眉间一动,顿时痛心疾首,“竟是如此?公子仪表堂堂,实乃可惜!”说着,瞥了瞥徽妍,面上却暴露笑意来。她让家人将一盘蘸了蜜的桑葚呈到天子案上,体贴之至,“公子又要持家又要照顾弟妹,本身却无人照顾,岂不清冷?”
*********************
徽妍早被母亲和陈氏别成心味的目光盯得耳根发烫,此时听得这话越说越无边,忙道,“母亲,天将日暮,公子想来还要往还家。”
说罢,正要起家,戚氏忽而道,“老妇记得,上回是徽妍清算你父亲书房,哪些书在那边,自是徽妍才晓得,你去做甚。”说罢,笑盈盈看向徽妍,“刘公子既要寻书,你便引他去吧。”
徽妍听着他们说话,不再出声,也不敢再看天子,只低头喝水。
******************
“听闻太傅藏书,贵质不贵量,未想却也有这么很多。”他说。
戚氏表情大好,只听她道,“我等每日在家,可贵有访客。公子若不弃可常来,若想看典范,先夫藏书都在府中;若好下棋,伯钧可与你参议。”
徽妍嘴角抿了抿,小声道,“可贰心中装着的是别人。”
他的神采一本端庄,徽妍满腹迷惑,却不敢劈面质疑,只看着他,面色不定。
戚氏又道:“那良驹确是费粮,不过既是御赐的良驹,吃光了也要喂。总让缪他们佳耦来出这粮草也是不当,明日就让家人送五石粟米去长安。”
天子的手顿了顿,转头来看她一眼,背着光,神采间的意味看不清楚。
徽妍忍不住壮起胆来,看着天子,低低道,“公子本日光临陋室,便是要问这些?”
天子答道:“未曾。说来忸捏,鄙人父母皆已离世,兄长亦殁于董李之乱。鄙人在家中照顾财产,扶养弟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