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九章 徐鼎(上)[第2页/共2页]

不过更让我感到不测的是,景璘竟会与我提及这个。

“陛下不但愿他死了?”我说。

我并不筹算在这是非上胶葛,话锋一转,问起我最体贴的事:“太上皇被杀之事,你晓得多少?”

这徐鼎,确切是个忠臣。现在他伸出援手,所作所为,是为了景璘。如果赵王没有反意,那么他也会一心一意来对于我。

“杀太上皇的人,是谁?”只听景璘问道。

不过事到现在,任何能帮我们脱身的人,都弥足贵重。

景璘仍沉着脸,正要说话,我表示他打住。

他说的受命,不消问,是受了太后的命。将我捉起来,恰是太后的意义。

景璘看到他,却肝火更甚,全然没有把剑放下的意义。

听得这话,景璘的神采才稍稍和缓了些。

景璘才将宝剑拔出一半,只听那人低低道:“陛下,是臣。”

“琅琊王?”只听景璘道,“他也投在了赵王门下?”

“臣出身将门,世代忠君。臣断不会做那屈辱先祖,毁伤门楣之事。”徐鼎道,“臣当初被太后拔擢统帅这五千兵马时,曾向太后发誓,掌兵之际,顺从圣上,可一旦见到太背工谕,则奉太背工谕为上。故入城之前,见到太后谕令,臣不敢不从。陛下明鉴,臣所做统统皆受命行事,断无暗害圣上之心!”

这事,也是我一向揣摩的。只是就算有所疑虑,提起它,仍会让我心境不定。

我愣住,景璘也愣住。

“不成。”景璘打断,“这些兵马定然在赵王监督之下,不成轻举妄动,打草惊蛇。”

我的心头被触了一下。

——你嫁给太上皇,是心甘甘心的么?

“禀陛下,”徐鼎道,“是琅琊王。”

徐鼎正色道:“臣尽忠的,是太后和圣上,并非赵王。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,赵王既然要对圣上倒霉,即使他有太后谕令,臣也不成愚忠。那违逆犯上之事,待臣回京后,自当向太后请罪。”

合法我惊奇,一个黑影俄然从帐子前面出来。

他没有废话,随即起家来,抄起一旁的宝剑。

“如果常日里,朕是但愿的。”景璘淡淡道,“不过当下之势,他最好还是活着。让赵王这等孽畜得逞,朕心有不甘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