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安闲:不慌不忙。[2]阈(yù):门槛。[3]跛倚:偏倚,站立不正。[4]箕踞:蹲或坐时两腿叉开。[5]髀(bì):大腿。

【注释】

亲所好,力[1]为具[2];亲所恶,谨[3]为去。身有伤,贻[4]亲忧;德有伤,贻亲羞。

[1]立:站立,站着。[2]幼:长辈。[3]命:让,叮咛。[4]闻:闻声。

[1]冠:帽子。[2]履:鞋子。[3]俱:都,都要。[4]顿:安排,安设。[5]致:导致,让。

[1]擅为:私行做主。[2]子道:做后代的礼节。[3]私藏:占为己有。[4]苟:借使,如果。[5]亲:父母双亲。

【注释】

[1]方:合法,恰好是。

非论是饮水用饭,还是坐卧行走,都应当长幼有序,年父老优先,年幼者在后。长辈如果有事叫人,应帮手代为传唤。如果所叫之人不在,本身该当主动前去,扣问本身是否能够帮手。能够帮就帮,不能帮手的则代为转告。

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。厥后,清朝的贾存仁对它又做了订正和改编,并将书名改成《弟子规》。“弟子”是指统统圣贤人的弟子,“规”字说文解字拆分为“夫、见”两字,意为大丈夫的观点。以《论语》中“学而篇”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博爱众,而亲仁,行不足力,则以学文为中间。根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,教诲门生为人处世的标准,做到与典范同业为友。《弟子规》共有360句、1080个字,以简练的说话对儿童停止初期发蒙教诲,灌输儒家文明的精华,是教诲后辈养成忠诚家风的最好读物。

[1]丧:办丧事。[2]礼:礼节。[3]祭:祭拜,祭奠。[4]事:对待。

【注释】

衣贵洁,不贵华;上循[1]分,下称[2]家。对饮食,勿拣择;食适可,勿过则[3]。

缓揭帘,勿有声;宽转弯[1],勿触棱[2]。执虚[3]器,如执盈[4];入虚室,如有人。

【注释】

【译文】

【译文】

【译文】

冠[1]必正,纽必结,袜与履[2],俱[3]紧切。置冠服,有定位,勿乱顿[4],致[5]肮脏。

穿衣服要重视整齐洁净,而不讲究高贵富丽。穿戴打扮要合适本身的身份与场合,还要考虑家中的经济前提。平常饮食要重视营养均衡,不成挑食偏食;一日三餐常吃八分饱,不要过量无穷增加身材承担。

[1]迟:晚。[2]盥(guàn):盥洗。[3]溺:便溺。[4]辄:就,就要。[5]净:洗,洗净。

【译文】

【译文】

《弟子规》是中国传统的发蒙课本之一,影响之大、读诵之广,仅次于《三字经》。因为它曾被官府指定为私塾和义学的必读课本,以是自问世以来一向广为传播,影响庞大。书中特别讲究家庭教诲与糊口教诲,给发蒙儿童少年设定一系列行动礼节与标准,触及在家、外出、肄业、交友等统统平常糊口场合,每一条都是中国传统处世哲学和品德看法的活泼表现。

[1]循:合适。[2]称:相称。[3]则:原则,标准。

【译文】

非论骑马或乘车,路上遇见长辈,都要上马或下车问候,恭敬等待父老拜别,目送约百步以后,才可分开。

【注释】

【注释】

骑[1]上马,乘[2]下车,过[3]犹[4]待[5],百步余[6]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