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六 昔日家国残梦里 多少魂梦惊夜雨(中)[第1页/共3页]

“于君王而言,主道约,君守近,太上反诸己。于臣民而言,不能乐其所不安,不能得于其所不乐。”李从璟慷慨陈词,“教者,效也,上为之,下效之。君好学,则举国修书,君仁德,则万民和睦,君王赏善罚恶,则天下贤能云集而宵小无安身之地,君王若匡扶道义,则天下自有浩然正气、妖邪避绝。反之,君王爱财,则群臣贪墨,君王沉湎声色,则举国行靡靡之音,君王亲贤远佞,则世无忠良,君王疑臣,则百姓以邻为盗!”

李存勖愣住。

“陛下!”李从璟愤然出声,腔调高亢起来,“莫非你还不晓得,这些年来,你沉迷吃苦、荒废朝政、妄用奸佞、破坏朝纲,给天下、给百姓带来了如何的伤害吗?!”

夜渐深,两队人马不成久峙,终究李从璟没成心图当场对李存勖如何,李存勖也自知不能对李从璟如何。

“猖獗!”李存勖怒不成遏,闭眼缓息,睁眼愤视,“为臣者,焉敢言君道!”

“你”李存勖大怒,冲面前人大喝道:“李从璟,你大胆!你晓得你在跟谁说话吗!”

“君王一言一行,皆会以此彰示于天下:何为对,何为错,何者该倡导,何者该根绝。君行不正,有忠贤不赏,有为恶不罚,有将死不救,有欲乱不平,有道义不蔓延,有凶暴不严惩,有欺瞒不明察,有害国不根绝,有贤才不重用,有宵小不打压,则群臣如何事君?故意者如何长进?倘若如此,君臣必舍职守而奉承,意繁华者必弃正道而追求!”

李从璟也送给李存勖一问。

“同月,寺人王允平、伶人景进为帝广采宫人,不择良家委巷,殆千余人,车驾不给,载以牛车,累累于路焉。敢问陛下,此时你有何为?”

“李从璟!这些事也是你能群情的?!”李存勖怒道。

“君道也是道。道之所存,理也。”年青将军不为所动,“既为理,人皆可言。”

李存勖顿了顿,逼视面前人,沉声道:“人非圣贤孰能无过,君稍有错,臣便兴乱,莫非就是正道?”

“君王有错,臣民替君改之。”年青将军声音安稳,身形一样安稳,“臣等此番所为,便是替君改错。”

万民痛苦,以是菩萨低眉,罪孽横生,以是金刚瞋目!

李从璟哂笑一声,“那过后呢?是以事被诛连的人还少吗?连睦王也”

李从璟此话出口,李存勖如遭棒喝,目瞪口呆,说不出话来。他虽气愤不减,成心辩驳,却不知从何提及,脑中一片空缺,僵立当场。他底子就没想过,君王之道、臣民之道、天下之道,竟有如许的深意!

“臣不群情,事情便不存在吗?”李从璟点头,“陛下可有想过,本来看起来一片大好的大唐江山,为何朝夕间会烽烟四起、大乱至此?”

李从璟深吸一口气,目光锋利如刀,仿佛要划破这深沉的夜,“历朝历代,每逢天下大乱,必然礼崩乐坏、品德沦丧、民气不古,何也?君王身为万民之首,存于当世,享尽繁华、位极尊崇,不是让你来不惧民气的,而是让你来君子心的!不然,一旦民气丧乱,天下烽烟四起,皮之不存毛将焉附?只可惜,兴,百姓苦,亡,百姓苦!有多少君王只知皇权,眼无社稷、胸无百姓,抛弃了全部天下?这些人何德何能,也敢称孤道寡!”

“同年八月癸未,河南县令罗贯因奸佞进谗,委河南府痛杖一顿,正法,人皆冤之。敢问陛下,此时你有何为?”

李从璟惨淡一笑,似是为人不平、为江山不平、为天下不平,他望着面前这位一国帝王,“去岁伐蜀雄师三月平蜀,大唐国威由此达到鼎盛,世人皆觉得我大唐能够廓清宇内,只可惜,这只是看起来夸姣的胡想罢了。郭公恃才傲物当然不假,但堂堂国之重器,竟然冤死于寺人之手连如许的社稷之臣,陛下竟然都下得去手!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