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三四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(3)[第3页/共4页]

皇甫晖道:“朝廷能如何?朝廷不能如何!依末将观之,不过是捏着鼻子承认近况罢了。”

皇甫晖哪能不知,李守敬这是在摸索魏州的态度。摸索不是好事,如果李守敬偶然与魏州结合,便无需摸索。联手合作,这本就是皇甫晖此行目标。

李守敬接着道:“前些光阴,朝廷颁下诏令,让赵帅移镇他处,不知赵帅筹算何日出发?”

这些话引发了中年文士的共鸣,想起前些时候在朝中见闻,咬牙切齿起来,忿忿道:“不错,李从璟的确胆小包天、目中无人,他在京都时,连安公都不放在眼中,言行举止极度无礼,让人仇恨!”

李守敬从设厅出来,并未直接去歇息,而是踱步来到东书房,在丫环的服侍下洗了把脸,又喝过醒酒茶,就在书房中来回踱步,看模样是在等候甚么人。

未及三刻,李守敬等的人到了,是个文士打扮的中年男人。相互见礼过后,李守敬号召中年男人落座,那男人仿佛非常孔殷,屁股刚挨上座椅,便开口问道:“天气尚早,李帅如此焦急叫下官来,但是有要紧之事?”

“临行之前,赵帅让我带给李帅一句话。”李守敬如此态度,在皇甫晖看来才是该有的,他本就是来帮人的,没事理被人家摆架子,“天雄、银枪效节,本是同根,自当相互帮衬。现在时势相逼,不得不抖擞抗争,然我等却也不敢背叛朝廷,所作所为不过为自保罢了。”

这无疑申明,濮州与秦王府,已无善了之能够。

皇甫晖哂笑不已,“这有何难说的?叨教李帅,京都眼下有兵马多少?朝中现在驰名将几人?天下藩镇愿为朝廷鞠躬尽瘁者又有几个?”

皇甫晖洋洋得意道:“赵帅已向朝廷复命,言及魏州军政不稳,此时不便离镇。”

“哦?”李守敬不由得挑眉。

“秦王府之人现在大部分在滑州,天然是遣人奥妙进入滑州。听闻秦王府官吏正在各地清理措置流民不当的罪过,拘系各地官吏、富豪,甚是连寺院都不放过。如此狠恶之行动,激起民愤实属普通,群情冲动,聚众顺从,失手殴杀几个秦王府官吏,都是平常之事。”

全部大唐,现在就三根柱石。一是李嗣源本人,二是现在滑州的秦王,三是百战军。余者皆不敷论,或许有各种感化、才气,然要定国安邦,都差太远。

当初赵在礼、皇甫晖反叛,李嗣源奉旨进军魏州,欲平其乱,后不幸事败,反为赵在礼、皇甫晖等人挟持入城,拥他造反。有此事在前,虽说李嗣源继位后,不便当即直接对魏州如何,但却不能姑息。调赵在礼移镇,便是李嗣源对于魏州的第一步。

想了想,中年文士尚觉有些不当,虽说这狗-日的世道以力为尊,他毕竟是读书人,内心有些固有看法,当下道:“百战军既然东来,必有调令,濮州不让其出境,是否贫乏合法来由?如果百战军只说借道过境,谎称目标在别处,李帅何故应对?”

李守敬自家人知自家事,事到现在也晓得一些敌手的深浅,闻言点头,道:“李从璟乃暴戾之辈,素有大功,不免桥横,加上其行事向来无所顾忌,节度幽州时连朝廷之命都敢不顾,遑论现在朝廷是他家的?他在滑州吃了瘪,必然愤怒非常,岂会善罢甘休!”

李守敬不太理睬安重诲与李从璟之间的恩仇,此番若非李从璟执意来找茬,他也不会与安重诲联手,说到底安重诲也不是甚么好货品,一样的骄横放肆,让人看着心烦、不爽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