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章 长安少年[第1页/共2页]

男童幼年,明显还不知质子是甚么意义,他昂首看着祖母,问道:“阿婆,质子是甚么?”

祖母笑了笑道:“天然不是,不过这一次殿下北上杀敌也是为了庇护我们,殿下要把我们大唐的仇敌挡在关外,庇护长安和长安百姓。”

男童闻言,缓缓地点了点头,他这才晓得,本来面前这个鲜衣怒马的贵族少年竟也同他有过这般的渊源。

街边孩童的心机李恪天然不知,现在的李恪正在思虑着河东之事。

马周是李恪臂膀,有治国之才,李恪初到并州也离不开马周,因而就在李恪昨日方才接到圣旨后,当晚便着王玄策传信,召马周北上。

祖母的话传入男童的耳中,这一刹时,男童再看向李恪时,李恪身上明光铠披收回的仿佛已经不再是阳光,而是一种光环,叫着年才总角的关中儿郎为之神驰的光环。

跟着这阵马蹄声来的是一队身着禁军制甲的精锐士卒,在这些士卒的正中,一名身着明光铠,胯下纯白龙驹的少年正策马缓行,而在少年的身后,则有两位壮力之士别离肩扛大旗,一书“并州多数督”、一书“楚王奉旨督边”。

王玄策回道:“殿下放心,扬州那边的动静已经送出去了,想必后日便可到宾王的手中。待宾王安设好扬州诸事,最快七月初便可北上太原。”

王玄策先是应下了李恪叮咛之事,而后又问道:“那萧娘子呢?殿下可要将萧娘子召来?”

自不必说,正中的这位英姿英发的少年天然就是奉旨北上镇抚河东的楚王李恪,而在李恪身后跟着的便是随军护驾的八百右骁卫豹骑。

关中儿郎共饮一水,吃着秦川大地种出的粮食长大,仿佛也延承了父辈身上的那股子血气,虽年幼,但却也重恩重义。

“阿婆,这位骑着大马的谁,他身上的衣服真都雅。”

祖母耐烦地解释道:“切当地说来,楚王殿下不是救了你的性命,而是救了我们百口的性命。八年前,你还是个不记事的襁褓婴儿,突厥颉利可汗南下关中,我们故乡泾州被破,全城百姓出城避祸。

存眷公家号:书友大本营,存眷即送现金、点币!

男童小小的拳头紧握,看着李恪,看着李恪身后的将士,对祖母道:“阿婆,将来我也要做殿下的保护,庇护殿下,为殿下而战。”

王玄策听得李恪唤他,轻夹马腹,也上了前去,只掉队一个马头和李恪并行。

李恪点了点头道:“既如此,那洛阳便先暂缓,先命仙娘来太原吧。”

疆场杀敌天然是凶恶的,男童听着祖母的话,心中竟对这个本来素未了解的楚王殿下多了几分担忧,男童问道:“那殿下会有伤害吗?”

李恪身着的明光铠乃李世民所赐,最是精美,凌晨的阳光洒在李恪的身上,也映照出了刺眼的光芒。在路旁,一个束着总角的孩童正指着李恪,对身边拉着他的祖母问道。

这孩童身边站着的祖母听了他的话,俄然一拍他的手,带着些许怒斥的口气道:“不得无礼,这是救过你性命的楚王殿下。”

男童看着李恪的行去方向,仿佛又是出城而去,因而问道:“阿婆,这一次殿下做甚么,又是去做质子吗?”

大唐禁军多是关中儿郎,故而百姓拥军,特别是长安百姓便更是如此,固然时候尚早,但已有很多夙起的长安百姓,百姓们见得有军士过路,不但不觉得惧,反倒围在了路的两旁立足围观。

长孙冲自幼聪明晓事,又是长孙家长男,故而颇得李世民心疼,长孙无忌保举长孙冲北上参军,捞一份军功,李世民岂有不该之理,长孙无忌的荐书方到宫中,李世民便应了下来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