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一章 一人破阵[第2页/共3页]

这几人仅仅是归真境,岂能尽知天人境乃至是长生境的奥妙?此时对上李玄都,只感觉惶恐欲绝,乃至生出几分不成对抗之感。

李玄都已经占有主动,进可攻退可守,此时却想要从正面领教下这七人的修为,因而不闪不避,运转本身所学功法中最为势大力沉的“大宝瓶印”,一掌拍出。

那玉衡位之人乃是七人中修为次强之人,常日里也曾与宗内的天人境前辈有过参议,可万没有见过这等天人境地,仅以气机多寡而言,几近是平常天人境大宗师的数倍,若非不能搬运六合元气化为己用,已是不逊于天人无量境。

自从诸子百家毁灭于儒家之手后,浩繁“余孽”分离各宗当中,成了一笔胡涂账,清微宗与承平宗融汇了部分墨家道统,辽东的补天宗又与清微宗共分墨家游侠派的道统,承平宗还与阴阳宗共分阴阳家的道统,承平宗的占验之道便是从阴阳家传承而来,对于传承自阴阳家的“太阴十三剑”,承平宗也有部分浏览,自有应对之法。

七人以阵法联手迎敌时,划一一人,正面首当其冲者如同一人身兼数人功力,威不成当。如果堕入阵法当中,除非将七人中打倒一人,不然决然没法逃出,阵中七人以静制动,击首则尾应,击尾则首应,击腰则首尾皆应,紧紧将仇敌困于阵中。

不过此阵也有一个致命缺点,若能深谙此阵奇妙,便能以主驱奴,制得七人缚手缚脚,不得自在发挥。

七人变招不及,只能各自为战,立时被这道剑气击破步地。只见七道人影四散而落,修为高者如天权位、玉衡位之人,还能勉强立定,可修为稍弱的几人倒是直接颠仆在地。

李玄都对于这七人境地修为已经心中稀有,不欲再胶葛下去,一挥大袖,用出“风卷残云扫”,将七道剑光悉数裹挟此中。

以是七人固然已无斗志,却也不敢轻言认输,居中的天枢位之人大喝一声,七人再度变阵,斗柄斗魁互易其位,步地也已从东南转到西北。步地一成,立时有七道凛冽剑光激射向李玄都。

此时七人出迎,说是迎客之礼,实则是上马威,如果李玄都丢了颜面,进了承平宫以后,天然要矮上一头,哪怕做了宗主,也底气不敷。可如果李玄都携大胜之威进入承平宫中,那就情势倒置过来。

第八十一章 一人破阵

八人如此相持半晌以后,竟是拼了个不分高低,乃至李玄都还犹不足力。平心而论,李玄都的好处在于矫捷多变,各种手腕层出比穷,并不善于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拳的呆仗,此时无异于以己之短攻敌之长,却能不分胜负,换而言之,他只要稍用手腕,就能尽败七人。

七人立时一惊,修为最高的天权位之人立时吼怒一声,动员阵法向李玄都攻来,七人如同一柄利剑刺向李玄都。只是李玄都早有防备,只是稍稍窜改方位,便躲过这一剑,使得七人攻他不到,反而让七人都是流派敞开,处于李玄都的守势之下。七人见一击无功,步地立时窜改,斗魁四人向后,斗柄三人转向李玄都,以修为次高的玉衡位之人对上李玄都。

想到这儿,七人不由一阵泄气,心知仰仗他们七人多数是拦不住这位紫府剑仙了。

李玄都平生所学,可谓是包含万象,只是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缺点,那就是机巧不足,而朴拙完善,李玄都不管剑法也好,还是拳掌也罢,都是走窜改工致一道,贫乏那种大巧若拙的直来直去手腕,金刚宗的“大宝瓶印”刚好弥补了这一点,使李玄都也能以力破巧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