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外话,关于清净经[第2页/共3页]

老君曰:大道无形,生养六合;大道无情,运转日月;大道知名,长养万物。吾不知其名,强名曰道。

既生贪求。便是烦恼。〔既然心性中产生不需求的贪求,心灵中就有了邪思妄图的烦恼;〕

清者浊之源。〔清净是浑浊的泉源,如水源在上游是清净的,鄙人流就显得浑浊。〕

上德不德。下德执德。〔最上等有品德的人,是不说本身有德行的,只要最劣等有品德的人,才说本身有德行,因为他是一名顽刚强迷的人呀!〕

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。所空既无,无无亦无。无无既无,湛然常寂。寂无所寂,慾岂能生。慾既不生,便是真静。真常应物,真常得性。常应常静,常平静矣!

翻译:老君曰:大道无形。生养六合。〔天与地之间,看起来,仿佛就是空的,本来就没甚么形体可言;但是天与地间,固然是没无形体,却能生出六合之间的统统有生命的植物及植物,与无生命的沙土、石头,及许很多多的物体。〕

既有妄心。即惊其神〔既然有一颗虚幻的妄图心,就已经惊扰了他本身的元神了;〕。

太上老君曰:上士无争。下士好争。〔以是,吾(太上道祖)说:最上等有聪明的人,是没有争夺之心的,只要最劣等没有聪明的人,才一天到晚产生贪妄的争夺心。〕

既惊其神。即着万物。〔既然已经惊扰到他本身的元神,他的元神就贪着统统无形的万物了;〕

为化众生。名为得道。〔但是为了度化天下迷昧的百姓,以是才举个「得道」的称呼,作为别人修道已成的名词。〕

既入真道。名为得道。〔既然迈入真正的大道,就是修道人所称的「得道」这个名词。〕

动者静之基。〔活动的事物只是平静的根本,如统统的修建物,都是由活动而来的,这就表示出——活动的力量只是静止的根本,只要平静才是万物的底子之道。〕

男动女静。〔男人是表示外在的、活动的;女人就表示内涵的、静止的。〕

远观其物。物无其物。〔就是了望远处的物体,远处的物体,也不是甚么物体了。〕

虽名得道。实无所得。〔但是固然称为「得道」,实在是没有获得甚么。〕

烦恼妄图。忧苦身心。〔既然心灵中有了邪思妄图的烦恼,就会带来忧愁的痛苦,既然带来了忧愁的痛苦,就会扰乱到本身的身心;扰乱本身的身心,天然就会犯下弊端的行动;〕

老君曰:上士无争,下士好争。上德不德,下德执德。固执之者,不明品德。众生以是不得真道者,为有妄心。既有妄心,即惊其神。既惊其神,即着万物。既着万物,即生贪求。既生贪求,便是烦恼。烦恼妄图,忧苦身心,便遭浊辱,流浪存亡,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

常能遣其欲。而心自静。〔是以,一小我如果能够遣除这些贪念的欲望,人的心性,天然就能够平静。〕

天清地浊。〔像天空是一片清净的,大地就显得一片浑浊。〕

常平静矣。〔能够常常保持平埋头的人,才是真正平静之人。〕

天然六欲不生。三毒毁灭。〔如许的话,六种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」这些所打仗的欲望,天然不会带来滋扰,三种「贪妄心,愚痴心,嗔怨心」之毒素也自但是然毁灭。〕

永失真道。〔既然沉湎于茫茫苦海,就要永久落空真正的大道了。〕

固执之者。不明品德。〔以是,一个顽刚强迷的人,会常常说本身有德行,但是依我看来反而是一名不晓得甚么叫做品德的人。〕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