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雪中送炭[第1页/共3页]

朝廷每年从两淮牟盐利就几近两百万两银,淮扬盐商十数代堆集,富甲天下倒不是胡说。

淮西辖东阳、庐州、濠州、寿州、信阳五府及淮河北岸的涡阳防区。

“到吏部领了函印,没有担搁,雇了一辆马车赶来,但愿没有迟误大人的要事。”丁知儒施礼道。

奢家兵马进江西,攻陷豫章以后,奢家对江宁的威主谋东线移到西线,淮东也趁机上书江宁,建议从杭湖、徽南调兵随岳冷秋进入江州,加强西线的战备。

这会儿刘庭州得知丁知儒到了寿州,也闻讯赶来相见,得知在丁知儒过来之前,就与维扬知府沈戎从盐商那边筹得大笔的款项,也是非常的奋发。

董原思疑陈西言等老奸巨滑之辈,就是考虑到陶春神态的窜改,才终究使长淮军撤入淮西受淮西节制的吧?

“徐州拿税赋做抵押,从淮东钱庄支借银钱规复民生;我就拿淮西五府的税赋做抵押,本日谁支借银钱给淮西,我定不会健忘这份交谊,他日我就是砸锅卖铁,也会将这笔钱还上!”董原说道。

董原带着陈景荣亲身到行辕门口驱逐丁知儒,见辕门外就停着一辆马车,讶异说道:“想着知儒过几天赋气过来,没想你明天就到了……”

董原与沈戎没有太多的打仗,但晓得沈戎在东阳府时就与林家闹失势不两立,现在淮东势大,对维扬府的渗入很强,沈戎应当是第一个不肯看到淮东权势持续收缩下去的人。

楚王元翰成在宴间与董原并坐,听得从维扬盐商支乞贷款之事,说道:“这的确是解燃眉之急的妙法,王府另有十几万两存银,一并拿出来支借给淮西规复民生,也算是做一桩善事……”

幕僚陈景荣走出去,刚才说话时,他就坐在屏风后旁听,这时见董原愁眉不展,说道:“陶春与大人同出身于东闽军,有故旧之情,多耗些光阴,终归能收伏为己用……”

维扬盐商几近跟私盐都脱不开干系,淮安大盐商马服获咎林缚,因私盐开罪,抄家灭族,这类手腕非常凌厉,但不能不叫维扬的盐商们有兔死狐悲之感。淮东的权势日趋收缩,近在侧旁的维扬盐商们天然也是寝食难安,好不轻易看到董原出镇淮西,与淮东分庭抗礼,又有沈戎、丁知儒在中间鼓励,天然是一窝蜂的涌过来支撑“故主”。

孟义山顺手推舟,就将本来董原留下来的那两万兵马,悉数扔给了岳冷秋。

“唉!”董原悄悄一叹,他天然晓得这个事理,他眼下还能借着朝廷的威望节制诸将、摆设淮西防务,并且淮西粮秣钱饷的供应实际节制在刘庭州的手里,使得董原更贫乏制约诸将的手腕。

丁知儒笑道:“我在维扬接到大人的信函时,就在想寿州、信阳的题目。江宁能拨的赋税有限,淮东筹措军资,也是依仗淮东钱庄处甚多,想到大人治淮西,淮东的经历不成不鉴戒。暮年有言,‘天下富贾、维扬居有其二’,这倒不是胡说。依仗盐利,维扬商贾之富,甲于天下,唯江宁能比一二也。沈大人情愿从中牵针引线,很快就从盐商那边筹到五十万两银子,只要董公派人拿押函畴昔,这笔银子就能运来寿州!”

比拟较之下,寿州、信阳几近就成了残地,董原请丁知儒过来,是替他清算寿州、信阳。

董原又特地派人去楚王府,请元翰成及淮西在寿州城里的官员、将领一起为丁知儒拂尘洗尘。在宴席上,陶春得知董原竟得维扬盐商的支撑,对之前董原要求分兵移到寿州为屯卒的事情也就保持沉默。

淮西若能得维扬盐商支撑,确切大有可为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