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告阿难:“汝今将此一堆枯骨分做二分,如果男骨,色白且重;如果女骨,色黑且轻。”
父母恩深重,恩怜无歇时,起坐心相逐,近遥意与随。
生已闻儿健,欢乐倍加常,喜定悲还至,痛苦彻心肠。
恩连恒废枕,宠弄才气欢,但令孩儿稳,慈母不求安。
佛告弟子:“欲得报恩,为于父母誊写此经,为于父母读诵此经,为于父母忏悔罪愆,,为于父母扶养三宝,为于父母受持斋戒,为于父母布施修福,若能如是,则得名为孝敬之子;不做此行,是天国人。”
第1、怀胎保护恩 颂曰
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傲园,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,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俱。
父母恩深重,顾怜没失时,吐甘无稍息,咽苦不颦眉。
累劫人缘重,今来托母胎,月逾生五脏,七七六精开。
尔时,大众闻佛所说父母恩德,垂泪哀号,告于如来:“我等今者,云何报得父母深恩?”
阿难闻语,痛割于心,垂泪哀号,白言:“世尊!母之恩德,云何酬谢?”
第8、远行忆念恩 颂曰
凌辱伯叔,吵架兄弟。毁辱亲情,无有礼义。虽曾从学,不遵范训,父母教令,多不依从,兄弟共言,每相违戾。出入来往,不启尊堂,言行傲岸,擅意为事。父母训罚。伯叔语非,童幼怜愍,尊人遮护,垂垂生长。狠戾不调,不伏亏违,反生嗔恨。弃诸亲朋,朋附恶人,习久成性,认非为是。或被人诱。逃往他乡,违背爹娘,离家别眷。或因经纪,或为政行,荏苒因循,便为婚娶,由斯留碍,久不还家。或在他乡,不能谨慎,被人暗害,横事钩牵,枉被刑责,监狱桎梏。或遭病患,厄难萦缠,囚苦饥羸,无人对待,被人嫌贱,委弃街衢。是以命终,无人救治,收缩烂坏,日暴风吹,白骨飘零。寄他乡土,便与亲族,欢会长乖,违背慈恩,不知二老,永怀忧念,或因啼泣,眼暗目盲;或因哀思,气咽成病;或缘忆子,衰变灭亡,作鬼抱魂,未曾割舍。
尔时,大众闻佛所说父母恩德,垂泪哀号,痛割于心,谛思无计,同发声言,深生忸捏,共白佛言:“世尊!我等今者深是罪人,云何报得父母深恩?”
第6、哺乳哺育恩 颂曰
尔时,世尊引领大众,直往南行,忽见路边聚骨一堆。尔时,如来向彼枯骨,五体投地,恭还礼拜。
佛告阿难:“我观众生,虽绍品德,心行愚蒙,不思爹娘,有大恩德,不生恭敬,忘恩背义,无有仁慈,不孝不顺。阿娘怀子,十月当中,起坐不安,如擎重担,饮食不下,如长病人。月满生时,受诸痛苦,斯须产出,恐已无常,如杀猪羊,血流各处。受如是苦,生得儿身,咽苦吐甘,抱持哺育,洗濯不净,不惮劬劳,忍寒忍热,不辞辛苦,干处儿卧,湿处母眠。三年当中。饮母白血,婴孩孺子,乃至成年,教诲礼义。婚嫁营谋,备求资业,携荷艰苦,发愤百倍,不言恩德。
母年一百岁,长忧八十儿,欲知恩爱断,命尽始分离。”
佛告弟子:“欲得报恩,为于父母造此典范,是真报得父母恩也。能造一卷,得见一佛;能造十卷,得见十佛;能造百卷,得见百佛;能造千卷,得见千佛;能造万卷,得见万佛。是等善人,造经力故,是诸佛等,常来慈护,立使其人,生身父母,得生天上,受诸欢愉,离天国苦。”
尔时,大众、天人、阿修罗等,闻佛所说,皆大欢乐,信受推行,作礼而退。(未完待续。)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