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故下者万物归之,虚者天下遗之。夫人主之听治也,腐败而不暗,谦虚而弱志。
是故贤人得志而在上位,谗佞奸邪而欲犯主者,譬犹雀之见裕而鼠之遇狸也,亦必无余命也。
人主深居隐处以避燥湿,闺门重袭以避奸贼,内不知闾里之情,外不知山泽之形,帷幕以外,目不能见十里之前,耳不能闻百步以外;天下之物,无不通者,其灌输之者大,而考虑之者众也。是故不出户而知天下,不窥牖而知天道,乘世人之智,则天下之不敷有也。公用其心,则单身不能保也。是故交主覆之以德,不可其智,而因万人之所利。夫举踵天下而得所利,故百姓载之上,弗重也,错之前,弗害也,举之而弗高也,推之而弗厌。
夫华骝、绿耳,一日而至千里,然其使之搏兔。不如豺狼,伎能殊也。鸱夜撮蚤蚊,察分秋豪,昼日颠越。不能见丘山,形性诡也。夫蛇游雾而动,应龙乘云而举,猿得木而捷,鱼得水而鹜。故古之为车也,漆者不画。凿者不斫,工无二伎,士不兼官,各守其职,不得相奸,人得其宜,物得其安。是以东西不苦,而职事不衤。夫责少者易偿,职寡者易守,任轻者易权。上操约省之分,下效易为之功,是以君臣弥久而不相厌。君人之道,其犹零散之尸也,仿佛玄默,而吉利受福。是故得道者不为丑饰,不为伪善,一人被之而不袤,万人蒙之而不褊。
是以中立而遍,运照海内,群臣公道,莫敢为邪,百官述职,务致其公迹也。主夺目于上,官劝力于下,奸邪灭迹,庶功日进,是以勇者尽于军。乱国则不然。
春伐干枯,夏取果眨秋畜疏食,冬伐薪蒸,觉得民资。是故生无乏用。死无转尸。故先王之法,畋不掩群,不取は夭。不涸泽而渔,不焚林而猎。豺未祭兽,鱷随趠不得布于野;獭未祭鱼,网罟不得入于水;鹰隼未挚,坎阱不得张于溪谷;草木未落,斤斧不得入山林;虫豸未蛰,不得以火烧田。孕育不得杀,?18卵不得探。鱼不长尺不得取,彘不期年不得食。是故草木之发若蒸气,禽兽之归若流泉,飞鸟之归若烟云,有所乃至之也。故先王之政,四海之云至,而修封疆;蛤蟆鸣燕降,而达路除道;阴降百泉,则修桥梁;髡胖校则务种谷;大火中,则种黍菽;虚中。则种宿麦;昴中,则收敛畜积,伐薪木。上告于天,下布之民。先王之以是应时修备。富国利民,实旷来远者,其道备矣。非能目见而足行之也,欲利之也。欲利之也,不忘于心,则官自备矣。心之于九窍四支也。不能一事焉。
人主之居也,如日月之明也。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,侧耳而听,延颈举踵而望也。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,非安好无乃至远,非广大无以兼覆,非慈厚无以怀众,非平允无以制断。是故贤主之用人也,犹巧工之制木也,大者觉得舟航柱梁,小者觉得楫楔,修者觉得阎榱,短者觉得朱儒开栌。无小大修短,各得其所宜;端方周遭,各有所施。天下之物,莫凶于鸡毒,但是良医橐而藏之,有所用也。是故林莽之材,犹无可弃者,而况人乎?今夫朝廷之所不举,乡曲之所不誉,非其人不肖也,其以是官之者非其职也。鹿之上山,獐不能硪玻及其下,牧竖能追之;才有所修短也。是故有大略者,不成责以捷巧;有小智者,不成任以大功。人有其才,物有其形,有任一而太重,或任百而尚轻。是故审豪厘计者,必遗天下之大数;不失小物之选者,惑于大数之举。譬犹狸之不成使搏牛,虎之不成使捕鼠也。古人之才,或欲平九州,并方外,存危国,继绝世,志在直道正邪,决烦理溃而乃责之以闺阁之礼,奥闹间;或佞巧小具,谄进愉说,随乡曲之俗,卑贱世人之耳目,而乃任之以天下之权,治乱之机。是犹以斧赞刂毛,以刀砍木也,皆失其宜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