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别人,便是敬本身。靠本身,胜於靠别人。
孔子何故恶乡愿,只为他似忠似廉,不过假面孔。
世之言乐者,但曰读书乐、田家乐。可知务本业者。其境常安。
以是人贵自主也。
利人地盘,谓之贪兵,兵贪者败。此魏相论兵语也。
而後世乃假以谋繁华矣。
忠厚而无识,必至偾事,定见多偏也。
有守虽无所展布,而其节不挠,故与有猷有为而并重。
检身心於常日,不成无忧勤惕厉工夫。
才觉已有不是,便决意改图,此发愤为君子也。
见小利,不能立大功。存私心,不能谋公事。
高自位置者。难保其终,亢则有悔也。
斯亦安往而不吉哉。
甘受人欺,定非脆弱。自谓予智,终是胡涂。
家纵贫寒,也须纪读书种子。人虽繁华,不成忘力穑艰苦。
我见人醇谨,则爱。见人暴躁,则恶。
贫寒,乃读书人顺境。俭仆,即种田人丰年。
察德泽之浅深,能够知门祚之久暂。
学业之不进,总为一懒字丢不开。
莫大之祸。起於斯须之不忍,不成不谨。
读之觉矜平躁释,意味深长。
人得一知己,须对知己而无惭。士既多读书,必求读书而有效。
品德之不高,总为一利字看不破。
敬者,心常惺惺之谓也。又况静能延寿,敬则日强。
逞奸谋事,事难必其稳便,可惜他徒自坏心。
古之言忧者,必曰天下忧、廊庙忧。可知当大任者,其心良苦。
祸出於口,而口则有唇,阖之能够防祸也。
以是孝居百行之先。
凡遇事物突来,必熟思审处,恐贻後悔。
士既知学,还恐学而无恒。人不患贪。只要贫而有志。
钱能福人,亦能祸人。有钱者不成不知。
心不过驰,气不过浮,是读书两句真诀。
桃实之肉暴於外,不自怜惜,人得取而食之。
家之长幼,皆倚赖於我,我亦尝体其情否也。
贤人不责人无过,惟多方诱之改过,庶民气可回也。
脾气固执之人,不成与谋事也。机趣畅通之士,始可与言文也。
勤奋於内者,必於外无所求。饰美於外者,必此中无统统。(未完待续。)(未完待续。)
正己,为率人之本。守成,念创业之艰。
困穷而有复兴志者,亦如是也。
大师渐及灭亡,难期其复振,势成於因循也。
同人聚处,须多说切直话,方见古风。
心不成太大,心太大,则舍近图远,难期有成矣。
大丈夫办事,论是非非论祸福。士君子立言,贵平允尤贵精详。
观山岳悟其灵奇,观河海悟其浩大,则俯仰间皆文章也。
待人宜宽,惟待子孙不成宽。施礼宜厚,惟行嫁娶不必厚。
有才必韬藏,如浑金璞玉,但是日章也。
兄弟相师友,嫡亲之乐莫大焉。闺门若朝廷,家法之严可知也。
正可於朋友集会时,述之以助清谈。
宾入幕中,皆沥胆披肝之士。客登座上,无焦头烂额之人。
家之丰富者,积田产以遗子孙,子孙一定能保。
人生不成安适,有恒业,才足收放心。
读论语公子荆一章,富者可觉得法。
常存仁孝心,则天下凡不成为者,皆不忍为,
谨慎谨慎者,必善其後,惕则无咎也。
必使身後有可传之事,方为此生不虚。
谗人之簸弄调拨,景象虽若甚迫,淡而置之,则自消矣。
或二者俱不从,则宜其有凶无吉矣。乃洪范稽疑之篇,则於龟从筮逆者。
围炉夜话 寒夜围炉,田家妇子之乐也。顾篝灯坐对,或默沉默无一言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