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 安庆操兵场的开花炮弹[第1页/共4页]

《曾纪泽遗集》中收有《<多少本来>序》一文,并说明系"代家大人作"。曾氏承认这篇序言,且于文后批云:"文气清劲,笔亦足达难显之情。""感谢中堂大人。"李善兰感激不尽地说,"我不要润笔,加那一百两银子便能够印四百部了,广赠有志学子,使洋人的绝技让更多人把握。不过,我有个要求,请中堂大人赐一篇序言。"曾国藩为李善兰的学者情操所打动,诚心肠说:"你们持续利玛窦和徐光启的未竟奇迹,将造福于我中国子孙后代,我理应为你们作一篇序言,可惜我平生对天文历数一窍不通,写些甚么呢?"走了几步,又站住,望着李善兰说,"壬叔,借使你不在乎的话,纪泽过两天就会来安庆,他对这些东西懂一些,就让他先拟个稿,我再润润色,用我的名义刻出去,好吗?""能借得长公子的大笔,当然是很好的,何况中堂大人还要亲身润色,太感谢大人了!"李善兰情感冲动地说。

"现在就由炮手放几个给大师看看。"华蘅芳说完,三个炮手走到青蛙炮的中间。一个炮手拿起一袋火药,一个炮手拿起一个炮弹,都从炮口里向下塞,先塞火药,再放炮弹;放进后,又用一根粗长木柱从炮口里伸出来,用力捣紧。抽出木柱后,这两个炮手都退到一边。这时,第三个炮手来到炮身引火口。将要引火时,华蘅芳摆摆手,对大师说:"各位看清了,火线三百丈远处有一座砖石垒起的屋子。开炮后,再来看看结果。"说完发令燃烧。只见火光一闪,一阵狠恶的响声从炮身里收回,眨眼工夫,远处传来一声雷鸣。大师看时,目标处砖石横飞,浓烟滚滚。一百多名将领全都镇静得从椅子上跳起来,喝彩声、喝采声、鼓掌声惊天动地。待硝烟稍稍变淡后,大师便飞奔着向火线跑去,公然见一座砖石木房被轰去了一角。刘连捷、彭毓橘等人在屋边寻到好几片铁块,那恰是炸开后的弹片。连续又放了三个,都像第一个一样,传来三声炸雷,燃起三堆浓烟,最后将那座屋子夷为高山!

集会结束,各路将领都来向曾国藩告别。曾国藩笑眯眯地对大师说:"明天一早都到阅兵场去,我请你们看个把戏,临时为各位将军壮行色。"大师不知总督大人要玩个甚么把戏,都抱着猎奇之心,第二天一大早便会齐在阅兵场。金保门外阅兵场,正中摆着一门擦得锃亮发光的短炸炮。这类炮,将士们都称之为青蛙炮。因为它的炮身很短,成四十五度角朝天,极像一只前肢撑起的青蛙(青蛙)。中间一只大竹筐里堆满一筐新铸的炮弹,每个炮弹上都围着一条红绸,非常惹人谛视。青蛙炮的另一面放着垒起的一包包火药。青蛙炮的四周放着几排靠背椅,一百多名湘军、绿营的初级将领规端方矩地坐在椅子上,一齐望着这门青蛙炮和它中间的杨国栋、华蘅芳、徐寿、李善兰等人。当曾国藩走进圈子中时,全部将官一齐站起。曾国藩以少见的高兴号召大师坐下,大声说:"明天请各位来看看我们内军器所比来锻造的着花炮,这是若汀、雪村他们颠末几个月的殚精竭虑造出来的,前天已实验过一次,放了三个,个个着花,明天大师也来开开眼界。着花炮是洋人造出来的,正式用在疆场上还不久,我国疆场上至今还没有效过。前次杨国栋到广东买了十几个,又向洋人专家就教了制造技术,若汀、雪村将这十几个洋着花弹一个个地拆开,细心研讨,终究造出来了。这在我们中国还是第一次,今后我们便能够成批出产了。现在请若汀先给大师讲讲。"高高瘦瘦的华蘅芳走到大师跟前,他的身边跟着一个高大雄浑的兵士,兵士双手捧着一个炮弹。华蘅芳指着兵士手上的炮弹,操一口无锡官话说:"各位将军,大师看这颗炮弹与诸位平时用过的有哪些分歧。"将领们的目光都转向兵士手里的炮弹。有的喊:"这颗炮弹大些!"有的嚷:"这颗炮弹是长的尖的。"华蘅芳笑着说:"大师说的都对,这颗炮弹是比平常的炮弹都大,都长,头子是尖尖的。这只是从表面看,最首要的是内里的分歧,它不是实的,是空的。""空的?""空的能杀伤人吗?"将领们感到奇特,纷繁群情起来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