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殿下看此处。“朱瀚指着图纸上某处,“若在此建水闸,雨季蓄水,雨季分流,可保两岸农田。“
王财主府门前,两尊石狮爬满青苔。朱瀚叩响门环,应门小厮见他们穿着浅显,斜眼道:“要饭去后门!“
暮春三月的金陵城郊,官道两旁的槐花簌簌落进青骢马的鬃毛里。
“本王不要你的臭钱!“朱瀚剑指粮仓,“把这些霉米全数发给村民,你王家吃糠咽菜三月!“
月上中天时,两道黑影翻入工部围墙。朱瀚直奔档案库,朱标在外望风。俄然传来金铁交鸣之声,朱标闪身而入,却见朱瀚剑挑三名保护,正用剑尖挑开铜匣锁头。
他猛地攥紧扳指,青筋暴起:“好个驱虎吞狼!拿百姓当刀使!“
“你教我的不但是治国之道。“朱标望着渐暗的天涯,“更是……如何让天下人,都能挺直脊梁活着。“
栖霞县衙外槐树上拴着匹瘦马,衙役歪在门槛上啃胡饼,见他们过来也不起家,啐了口唾沫:“滚远点!没见爷们忙着……“话音未落,朱瀚的木剑已抵住他喉结,剑穗铜铃轻颤:“光驾通禀,都城来的巡检。“
朱标拔剑欲迎,却被朱瀚按停止段。但见皇叔俄然高喊:“李大人且慢!“
县令王德彰迎出来时,朱标正蹲在衙门口看布告。新贴的榜文墨迹未干,写着“重惩私藏官粮者“,落款竟是应天府尹的官印。
“殿下可知大禹治水?“朱瀚望着天涯流云,“堵不如疏。与其和豪倔强碰,不如……“他俄然勒马,“走,去书院看看。“
朱标接过玉牌,却将麦种塞进他怀里:“谨慎。“叔侄二人对视一眼,多年默契尽在不言中。
那寺人却不焦急宣旨,眼睛在牢房里转了个来回,才尖声道:“传陛下口谕,朱瀚、太子朱标马上回宫,不得有误。“
朱瀚俄然开口:“陛下,臣有本奏。“他从怀中取出染血账册,“那日臣能潜入,全赖此人互助。“
“在……在县衙大牢!“妇人抹着泪,“他们说要放逐三千里!可我们连官粮长甚么样都没见过啊!“别的两个女子也连连叩首,此中一个怀里婴孩俄然哭泣,沙哑的哭声扯破了晨雾。
朱标已稳住吃惊的骡子,闻声“官粮“二字眉头舒展。客岁江北水患,朝廷特拨了赈灾粮种,按律该由处所官亲身押送。他哈腰扶起妇人:“大嫂且起来发言,你们当家的现在那边?“
朱瀚与朱标各骑一匹不起眼的骡马,青布直身缀着补丁,腰间木剑用粗布裹着,唯有马鞍旁悬着的青玉牌佩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。
“二位……这是有何贵干?“王财主眸子乱转。
衙役瞪大眼睛,刚要喊人,朱标已甩出块令牌。那令牌非金非玉,只是块乌沉沉的木头,正面刻着“驱除鞑虏“,后背阴文“规复中华“——恰是洪武年间特赐御史台的密巡牌。
朱瀚敏捷翻身上马,木剑横在身前厉喝:“退开!“剑穗上缀着的铜铃叮当作响,倒真有几分江湖中人的气势。那妇人却跪着往前蹭,发间银簪倾斜,鬓发狼藉:“二位爷定是都城来的钦差!我们当家的昨夜被衙役拖走,说是私藏官粮,可那是给娃娃们留的麦种啊!“
世人皆是一惊,只见个面白不必的寺人捧着黄绫圣旨出去,朱标与朱瀚忙跪接旨。
毒烟弹落在稻草堆里,刹时腾起绿雾,牢中顿时乱作一团。
“有刺客!“朱瀚反手将剑掷向梁上,瓦片簌簌落下。那寺人神采剧变,袖中滑出毒烟弹,朱标却早有所觉,青玉牌脱手飞出,正击中他腕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