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章 夫为道者,如牛负重[第1页/共3页]

竺无漏亦笑道:“夫为道者,如牛负重,行深泥中,疲极不敢摆布顾视。本日出离淤泥,直心念叨,自想和大毗婆沙会商点心得!”

徐佑无话可说,道分歧不相为谋,佛门讲究众生划一,无善无恶,放下屠刀便可登时成佛,这是大慈悲,可这类大慈悲对那些被搏斗的众生可划一么?竺无漏害了高惠满门,现在却因为悟通佛理求得了心灵上的安静,可对高惠而言,这无疑是最大的不幸!

徐佑等了半晌,轻声唤道:“大师,大师……”

昙谶再无回应,竟是刹时入定。徐佑晓得他回绝了本身的发起,心中欣然,躬身行了一礼,冷静退去。

昙谶叹了口气,道:“诸行无常,统统皆苦。他受世俗所累,始终不能放下,何谈不肖?倒是我既不能传法使他明心,也不能授业使他忘念,若说不肖,乃师父不肖!”

“小子徐佑,和其翼是存亡之交……对了,他现在改回了何姓,取濡为名,字其翼!”徐佑恭敬的道:“这九年来,何濡经常惦记大师,只是身不由己,不便利来金陵奉养。我此次来,他暗里嘱托,必然要来探视大师,替他这个不肖弟子请罪问安!”

说完叫来竺无漏,让他陪着徐佑去前面万佛阁找昙谶。徐佑和他并肩而行,竺无漏跛了一足一手,可行走时却身子安稳如凡人,瞎了的那只眼睛也没了当初的狰狞可怖,肌肤不知怎的规复了往昔的温润如玉,可那纵横交叉的刀痕仍旧提示着曾经经历过的那段不堪回顾的旧事,瞧着他的容颜,仿佛将极乐和极苦融会于天涯间,又仿佛天国和天国在此处交汇,既让人敬肃佛光普照的恩情,又让人生畏人间鬼蜮的磨难。

竺无漏目视徐佑,独眸波光流转,好一会才道:“请!昙谶大师就在内里!”

昙谶缓缓闭目,道:“于身无所取,于修无所著,于法无所住。畴昔已灭,将来未至。现在空寂。无功课者,无受报者,此世不挪动,彼世不窜改。此中何法?名为梵行!”

你为神佛,可别人已经成了孤魂野鬼,既然提起高惠百口,徐佑问道:“法师可对高氏一门有悔意吗?”

“你受那刺客乐律包含的霸道真气所伤,断绝了生脉,昙谶大师不通技艺,恐怕也没有良策。”竺道融叹了口气,道:“也罢,见一面也好!”

徐佑搞不懂这仿佛预言式的说辞有几分可托,但也不好辩驳,道:“不敢当大师此赞!我看竺无漏精研众典,博采真俗,不辱佛子之名,今悟无漏功而得道,今后接竺宗主的衣钵何尝不成……”

竺无漏摇点头,道:“起诸善法本是幻,造诸恶业亦是幻。我普度人时,自发得慈悲,那是幻;我练功入魔,自发得险恶,那也是幻。既然是幻象,今已勘破,又那里来的悔意?”

“是!”

徐佑吓了一跳,道:“大师何出此言?其翼毫不敢有涓滴违逆之心,北朝三十年,如无大师庇护,阿谁婴儿早就死了,又如何会有现在的何濡?”

“这两日有送膳的小沙弥和我偶尔谈起,我猜不是别人,应当就是你!”昙谶面色平和,如金姿宝相,让人庄严,道:“竺道融收徒的目光不太好,本无宗后继无人,可选你为大毗婆沙,却选对了,江东沙门,或因你才可持续!”

翻开院门,闪现在徐佑面前的是一座外型古朴的阁楼,牌匾上写着万佛阁三字,楼高五层,金碧光辉,蔚为壮观。入了殿门,纵览高低,大殿的钳状套式梁木布局镶接周到,浑然一体,两人合抱的殿柱镂刻着狮,麒麟,花草等图案,灿艳多彩。东侧是扭转型的楼梯,蜿蜒而上,能够看到墙壁上钻了无数佛洞,每一洞都摆放着一尊的鎏金铜佛像,外型各别,栩栩如生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