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绕于塔,当愿众生:所行无逆,成统统智。
比方大海金刚聚,以彼能力生众宝,无减无增亦无尽,菩萨功德聚亦然。
或现童男童女形,天龙及以阿修罗,乃至摩睺罗伽等,随其所乐悉令见。
若见园苑,当愿众生:勤修诸行,趣佛菩提。
何况无量无边劫,具修地度诸功德,十方统统诸如来,悉共称扬不能尽。
不作逼恼众生物,但说好处人间事,咒术药草等众论,如是统统皆能说。
统统人间所好尚,色相颜容及衣服,随应普现惬其心,俾乐色者皆从道。
或边咒语说四谛,或善私语说四谛,或人直语说四谛,或天私语说四谛,
若入堂宇,当愿众生:升无上堂,安住不动。
尔时,文殊师利菩萨告智首菩萨言:“善哉!佛子,汝今为欲多所饶益,多所安隐,哀愍人间,利乐天人,问如是义。佛子,若诸菩萨善用其心,则获统统胜妙功德;于诸佛法,心无所碍,住去、来、今诸佛之道;随众生住,恒不舍离;如诸法相,悉能通达;断统统恶,具足众善;当如普贤,色像第一,统统行愿皆得具足;于统统法,无不安闲,而为众生第二导师。佛子,云何用心能获统统胜妙功德?佛子:
若能知法永不灭,则得辩才无停滞;若得辩才无停滞,则能开演无边法。
见严饰人,当愿众生:三十二相,觉得严好。
从舍出时,当愿众生:深切佛智,永出三界。
剃除须发,当愿众生:永离烦恼,究竟寂灭。
如是统统皆安闲,以佛华严三昧力。
若见汲井,当愿众生:具足辩才,演统统法。
到人流派,当愿众生:入于统统,佛法之门。
见处林薮,当愿众生:应为天人,之所叹仰。
又放光亮衣寂静,各种名衣集为帐,普散十方诸国土,扶养统统大德尊。
见修园圃,当愿众生:五欲圃中,耘除爱草。
若能勇健无能胜,则能建议大神通;若能建议大神通,则知统统众生行。
见疾病人,当愿众生:知身空寂,离乖诤法。
若得善摄众生智,则能成绩四摄法;若能成绩四摄法,则与众生无穷利。
若能舍离有为过,则离憍慢及放逸;若离憍慢及放逸,则能兼利统统众。
见苦行人,当愿众生:依于苦行,至究竟处。
十方统统诸赞美,称叹如来实功德,如是各种妙言辞,皆从掌内而开演。
其光若出诸莲华,则无量佛坐华上;示现十方靡不遍,悉能调伏诸众生。
若得坚毅大悲心,则能爱乐甚深法;若能爱乐甚深法,则能舍离有为过。
以时寝息,当愿众生:身得安隐,心无动乱。
又放光亮华寂静,各种妙华集为帐,普散十方诸国土,扶养统统大德尊。
统统人间众苦患,深广无涯如大海,与彼同事悉能忍,令其好处得安乐。
“佛子,若诸菩萨如是用心,则获统统胜妙功德;统统人间诸天、魔、梵、沙门、婆罗门、乾闼婆、阿修罗等,及以统统声闻、缘觉,所不能动。”贤首品第十二之一
或以无常众苦门,或以无我寿者门,或以不净离欲门,或以灭尽三昧门。
又放光亮末香严,各种末香聚为帐,普散十方诸国土,扶养统统大德尊。
见欢乐人,当愿众生:常得安乐,乐扶养佛。
结跏趺坐,当愿众生:善根坚毅,得不动地。
随诸众抱病分歧,悉以法药而对治;随诸众生心所乐,悉以便利而满足;
十方统统诸妓乐,钟鼓琴瑟非一类,悉奏和雅妙音声,靡不从于掌中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