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陛下所言。”窦太皇字字珠玑:“唯有如此,方能保鼎祚连绵,社稷长存。”

“且慢。”见竹筒封泥无缺,李肃忙问:“何人托你送信。”

陇右大震关,四海馆。

少帝幼年气盛,心有不甘。然,平心而论,蓟王若不过顾,必定内视。若觊觎大汉帝位,以今时本日之蓟王人望,只需一杯毒酒,三尺白绫,便可灭尽三宫。而后众望所归,即位为帝。

抢在窦太皇之前。董太皇循循善诱:“无妨。先时,蓟王本是辅汉将军。后称辅汉‘大’将军。高傲将军何进,兵败身故。又‘同’大将军。大将军内秉国政,外钺专征,其权远出三公之右。不宜再偏戍一隅。西域,宜当改由征西将军都护。”

书报三足踆乌船宫。

少帝又道:“然,我朝常设将军,大营皆有属地。如度辽将军、虎牙将军等,戍守一方,身兼要务。不成轻离。”

“朕,实无言(颜)。”其中滋味,唯少帝自知。

岁末将至。百蛮贡职,众郡奉计。四方使节,连续进京。

董太皇轻启朱唇,竟也无话可说。

一眼扫过,左慈悄悄点头:“襄楷之事,老朽已尽知。”

少顷。便有一孺子,掀帘入内:“敢问,但是李都尉劈面。”

“闻‘九(转)之,三日得仙’。莫非便是此丹。”张鲁大惊。

开年第一大事,便数正月旦会。自少帝继位,蓟王抵京。各方权势,偃旗息鼓,不敢相争。选贤任能,高薪养廉。朝野表里,气象一新。三公九卿与幕府二丞,共理国事。百里洛阳,皆大有裨益。至于八关以外,稍有迟缓。亦情有可原。

少帝心中一动,又仓猝讳饰:“西域乃大汉藩屏,特别权重。(蓟王)如何能…假别人之手。”

将张鲁神采尽收眼底,左慈笑道:“血气方刚,尘凡难舍。繁华繁华,享之不尽。又有谁愿早升。所谓成仙,不过是死期将至,另觅前程罢了。”

张鲁遂将襄楷临终所赠玉匣奉上:“襄师,命鄙人将此物,转呈先生。”

少帝又道:“朝中另有何人可用。”

似也知帝王窘境。朝堂一时,落针可闻。

“先帝封蓟王为辅汉将军都护西域。”少帝言道:“依崔公之言,当择与‘辅汉将军’品秩不异之将军,都护漠北。”

略作考虑,少帝已窥破统统:“蓟王攘外,朕安内。”

便有司徒崔烈,满面红光,稳稳起家:“回禀陛下,当仿效西域,择将军都护。”

“当以何职,都护漠北。”少帝居高低问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