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然也。”黄承彦笑道:“洪京都学,非为学而优则仕。乃为百业昌隆所设。习舞乐可供职乐坊,习尺牍可入市楼,誊写文卷,代写家书。习小说、辞赋,可书录日报,刊印成册,令闻者涵养表情、熏陶情操。诸如此类。门学,当位列太学,大学之下,觉得弥补。”

蓟王于薮东郡,增设东学。置东序令。又再紫渊王子馆,增设中雍令。

“杂学乃与显学相对。”刘备亦有此虑:“语出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‘今兼听杂学缪行同异之辞,安得无乱乎?’之句。《尉缭子·治本》又曰:‘野物不为捐躯,杂学不为通儒。’然,时至本日,显学与杂学,如何辨别,并无定论。”

蓟王洗漱换衣,登阁理政。伴浴侍御姬,自去守备不提。

特别安北、辽海二郡,先前地广人稀。现在新纳南阳百万之众。正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。若能得一异景。必成嘉话。

“弃其门,择其技。”士朱紫言道:“夫君既以神灭无鬼之王学门徒,掌方技馆。摘录方技,收归己用。何不将杂家书录之技,悉数择出。将方技、墨技、阴阳技、农技等,分门别类,设为科目。统称……”

乐府令杜夔,遂觉悟:“百业百工,皆有所属。”

上古异景,重现北国。

邯郸笑林,合法其用。

“本来如此。”蓟王悄悄点头。

蓟王从谏如流:“如此,当设长安西学,令称‘瞽宗’。开立:歌舞、鼓乐、尺牍、小说、辞赋、工书鸟篆、雕镂绘画等科。合称‘蓺(艺)术’。”

对诸子百家,兼收并蓄,故略显庞杂。又因杂家著作,皆以道家思惟为主,亦有人以为,杂家实属道家。

“可愿为瞽宗令。”刘备笑问。

杂家,乃战国末至汉初之学派。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。以“兼儒墨,合名法”为特性,“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穿”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将其列为“九流”之一。

“不成。”刘备言道:“免除百家,独尊儒术,实为同一学术并思惟。若开此例,起显杂之争,必生祸乱。各家糟粕,亦尽除之。”

不愧是儒宗。满朝文武,为之佩服。

语出《后汉书·伏湛传》:“永和元年,诏无忌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、诸子百家、蓺术。”注曰:“蓺谓书、数、射、御,术谓医、方、卜、筮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