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下之意,待《蓟国大百科全书》,编撰成册。蓟国五百城港,五帝之学。皆主修百科全书。当时,又当如何取士。

可贵王子馆,满座高朋皆出我辈。便有大儒求问,主公编辑《大百科全书》,意欲何为?

终归报酬财死,鸟为食亡。

家宴正酣。

蓟王长情之主。春腊二赐,十年如旧。老宅乃刘备根底地点。封嫡宗子为陆城侯,担当家业,亦是此因。蓟王虽为中山靖王后。倒是陆城侯支属。不成令陆城侯系无嗣。

待佳宾坐定,又有大儒求问:如何施为?

遐想楼桑娶妻。恐男欢女爱,惊扰四邻。蓟王遂携长姐入山中温汤馆,度足蜜月。日夜灌溉,如胶似漆。

今故地重游,重温旧席。谓小别胜新婚。此种真情味,非伉俪之间,不成尽知也。

闻此问,与会佳宾,皆落杯。

存疑虽未得解,然却心中无忧。蓟王终归与汉家一脉相承,独尊儒术。且朝堂之上,不见神仙术。再看汉中并江东。佛道大兴,竟与儒家分庭抗礼。当真,“是可忍也,孰不成忍”。

或有人言。世上保存,若不知真假。何不开先秦大墓,椁中求真。此举,徒劳无益。只因纸张及印刷术未曾呈现前。统统竹书,皆是手工誊写。报酬笔误,乃其一。保存整齐,为其二。更有甚者,因学术之争,多有删减乃其三。且墓仆人出身如何,是否出身百家,皆存疑乃其四。更有诸多倒霉身分,不堪列举。且盗墓求书,有伤天和。时人坚信举头三尺有神明。不成强求。

儒宗含笑点头:然也。

庖厨亦出老宅,乃刘氏宗亲。论辈分,刘备需尊叔母。后并土为王,蓟王欲携入宫。何如世代久居楼桑,家间断难割舍。蓟王亦未能人所难。论刘备爱好,皆在老宅。

听其言,观其行。蓟王言行如一。续汉家香火,如何不是三兴之主。

岁末将至,辞旧迎新。

儒宗言道:前汉时,涿县多匈奴归义侯国。汉胡杂糅,渐成一家。称兄为“哥”。亦出鲜卑语。

话说。汉家帝王,半数出淮泗。必有其启事。

更何况,陆城早已无存。不然,史上曹孟德擅权,亦不会于建安元年(196年),表刘备为镇东将军,封宜城亭侯。谓荣归故里。时下封赏,多近家门,是为灿烂门楣。宜城亭,乃是距陆城亭,比来之邑。其民生如何,刘备自幼亲眼所见。楼桑村尚不及宜城亭。

与会佳宾,众说纷繁。然却莫衷一是,无有定论。

非国中鸿儒不成为。即便儒宗,定稿前,亦需将手稿遍传四少师,及陈子等,国中鸿儒。如此谨小慎微,只因兹事体大。“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”。绝非危言耸听。

儒宗遍视世人,笑言道:国之大典,道义之书也。

儒宗笑答:我主必有所虑,非我辈可知也。

现在太学所授,皆出大百科定稿。除儒宗外,四少师、卢少保、陈祭酒等,国中大儒,皆大力互助,乐在此中。又岂是一时髦趣使然。

儒宗不答反问:俗谓,北人善马,南人善舟。我蓟人如何?

百川东到海,一夜无闲言。

此举,尽收天下儒生之心。

见坐上佳宾,各有所思。

在坐大儒,面露得色:我蓟人,舟马俱善。

众所周知。前汉时,并无乡、亭之侯。乃至今汉,光武复兴。功大者食县,小者食乡、亭。前汉陆城侯,乃是陆城之侯,并无亭侯之分。待少复祖爵,将二百八十三年“酎金”补齐。先帝故循今汉之例,金口玉言,封刘备为陆城侯。乃属亭侯也。毕竟时过境迁。近三百年,物是人非。先帝此举,并无不当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