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愧是儒宗。

连接“民贵”与“君轻”,维系全部封建体制,有序运转,便是『百官承式』。

州牧可比九卿乎?

“臣,窃觉得,幕府,宜当兼有之。”右相耿雍,持芴跽奏。摆布国相,拜少傅,双秩万石。与王傅并国老同秩。武臣列,横海将军黄盖,领双中二千石秩。与幕府三丞同(横)列。

“十县计有编户多少,人丁多少。”蓟王又问。此才是关头。

蓟国爵制,何其明也。

如此,皆大欢乐。

如有狂徒,胆敢自拍胸脯。妄言我比君贵。何其贱也。大家得而诛之。

“食君之禄,担君之忧”。高祖于先,世祖居中。蓟王乃出汉室,食君俸,便是食汉禄。两汉四百年,义理传承有序。于时民气中,特别名流大儒,富商豪杰,心中慎重,可想而知。

摆布国相,并三幕丞。分掌封国并幕府治政。王傅掌治兵事。深得“郡国并行”之精要。家国架构,承上启下,无可指责。

或有人言,既如此,如何防疫。须知,蓟国九河之地,千里稻作。支渠四通,各处水网。唯官道收支,港津舶来。未入国境,已施谨防。各处流民营地、水砦,足可御疫于国门以外。

蓟王上表,赐爵幕府中丞贾诩为都亭侯,邑三百户。拜“少傅”,双秩万石。

两汉义节,泰初烁今。

“十县计有五万六千户,三十三万六千余口。若加二部乌桓,许有五十万众。”上计令答曰。

楼桑五缺,各有门禁。水砦虽朝开暮闭。然官道三阙,却日夜不闭。收支自在。

此乃吏治之重,治国之本也。

“黎阳津扼大河水路,与南岸白马津相对。”王傅进言:“可将黎阳津二分。立水军大营,并民船港口。”

表情甚轻,渐松眉头。

楼桑后市。

儒宗遂答于《朝闻日报》:然也。民贵者,公众也;君轻者,人君也。今,百民之君为亭侯,千民之君为乡侯,万民之君为县侯,百万之君为诸侯,千万之君为贵爵,亿万之君为天子。『(人)君之一家,比治下众(民之)家,孰轻孰重乎』?

既为并轨制。蓟国萧规曹随,开万石国俸。

蓟王以辅汉大将军,兼督四州。故四州官吏,皆出幕府。

“孤,亦有所虑。”蓟王承认。幕府代督四州兵马政事。权重可想而知。三幕丞并全军主,皆为蓟王谋主。位高权重,不成久居人下。

毕竟另有朝堂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