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但是管仲知礼乎?”曰:“邦君树塞门,管氏亦树塞门。邦君为两君
『212』子曰:“君子不器。”
『39』子曰:“夏礼,吾能言之,杞不敷征也;殷礼,吾能言之,宋不敷征也。
,使民颤栗。”子闻之,曰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
八佾第三
『52』子谓南容,“邦有道,不废;邦无道,免於刑戮。”以其兄之子妻之。
『422』子曰:“古者言之不出,耻躬之不逮也。”
『317』子贡欲去告之饩羊。子曰:“赐也!尔爱其羊,我爱其礼。”
始可与言诗已矣,告诸往而知来者。”
学而第一
『220』季康子问:“使民敬、忠以勤,如之何?”子曰:“临之以庄,则敬;
其他,则寡悔。言寡尤,行寡悔,禄在此中矣。”
『31』孔子谓季氏,“八佾舞於庭,是可忍也,孰不成忍也?”
『37』子曰:“君子无所争。必也射乎!揖让而升,下而饮。其争也君子。”
如也,绎如也,以成。”
『33』子曰:“人而不仁,如礼何?”人而不仁,如乐何?”
『44』子曰:“苟志於仁矣,无恶也。”
『424』子曰:“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。”
且格。”
。”
『311』或问(衣帝)之说。子曰:“不知也;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,其如示诸
曰:“礼后乎?”子曰:“起予者商也!始可与言诗矣。”
『115』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;未若贫而乐
『18』子曰:“君子不重,则不威;学则不固。主忠信。无友不如己者。过,则
,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成行也。”
『14』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――为人谋而不忠乎?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
『219』哀公闻曰:“何为则民服?”孔子对曰:“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
『29』子曰:“吾与回言整天,不违,如愚。退儿省其私,亦足以发,回也不愚
“瑚琏也。”
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”
子出,门人问曰:“何谓也?”曾子曰:“夫子之道,忠恕罢了矣。”
『25』孟懿子问孝。子曰:“无违。”
则以学文。”
勿惮改。”
为孝乎?”
『324』仪封人请见,曰:“君子之至於斯也,吾何尝不得见也。”从者见之。
错诸直,则民不平。”
『315』子入太庙,每事问。或谓:“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?入太庙,每事问。
『216』子曰:“攻乎异端,斯害也己。”
『211』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觉得师矣。”
『112』有子曰: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;小大由之。有所不可
“呜呼!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?”
『19』曾子曰:“慎终,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”
出曰:“二三子何患於丧乎?天下之无道也久矣,天将以夫子为木铎。”
『43』子曰:“唯仁者能好人,能恶人。”
『320』子曰:“关雎,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”
『113』有子曰:“信近於义,言可复也。恭近於礼,远热诚也。因不失其亲,
『11』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
『54』子贡问曰:“赐也何如?”子曰:“女,器也。”曰:“何器也?”曰:
可谓好学也已。”